1949年5月进行的上海战役,是人民解放军历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城市攻坚战。面对国民党军以钢筋水泥子母碉堡群为特征的海陆空立体防御体系,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坚决贯彻中央指示,周密部署作战计划,经过艰难作战,最终于5月27日取得了军事和政治上的双胜利,把上海完整地交到人民手中,被誉为战争的奇迹。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5月,在渡江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主力对上海国民党军进行的攻坚战役。
4月下旬,国民党军长江防线被突破后,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以8个军25个师20万人据守上海市区,及沿浏河、太仓、蓖山、青浦、嘉善和平湖一线地区,企图凭借坚固工事,组织顽抗,掩护其战略撤退,并准备大肆破坏城市,挑起国际事端,促使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其部署是;以第21、第51、第52、第54、第75、第123军约20个师,配属坦克、装甲车百辆守备黄浦江以西,置主力于吴淞、月浦、大场地区;以第12、第37军共5个师守备黄浦江以东,置主力于高桥,以确保市区及吴淞口海上通道,另以海军第1军区和驻上海空军协同守备。上海为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和重要港口,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市北之吴淞口位于黄浦江与长江的交汇点,是上海对外海上交通的咽喉;高大建筑多而坚固;市郊地形平坦,村庄稠密,公路河渠纵横。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冶委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依据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和中共中央淮海前线总前委指示,决心集中第9兵团、第10兵团共8个军攻取上海。首先从两翼迂回钳击吴淞口,断国民党军海上退路,尔后视中共中央华东局接管上海准备工作进行情况,再向市区发起总攻。具体部署是:由第10兵团指挥第26军、第28军、第29军、第33军及特种兵纵队一部,首先以主力攻占吴淞、宝山,封锁黄浦江口,尔后由西北方向与第9兵团会攻市区;第9兵团指挥第20军、第27军、第30军、第31军及特种纵队一部,首先攻占浦东地区,协同第10兵团封锁吴淞口,尔后由东、南、西三面与第10兵团会攻上海市区;并要求尽量歼守军于上海外围,对市区作战力求不使用重武器,以尽量减少城市损失。
12日,战役发起,至18日,第9兵团先后攻占松江、南汇、青浦、川沙等地,进抵高桥附近。第10兵团攻占浏河、太仓、嘉定、昆山、南翔等地,与第9兵团形成夹击吴淞口之势。汤恩伯为确保退路,令其所部利用既设阵地,拚力扼守高桥、刘行、月浦。第9、第10兵团对守军阵地构筑缺乏认真调查研究,攻击准备不足,经多次攻击仍未能突破,遭较大伤亡。为迅速解决战斗,第三野战军遵照中共中央军委、总前委的指示,增调第7兵团之第23军和第8兵团之第25军分别配属第9、第10兵团,于23日夜发起总攻。
24日,第9兵团攻占浦东市区和虹桥、徐家汇车站,第10兵团直插吴淞、宝山。国民党军一面调兵增强月浦防御,一面向吴淞收缩,准备从海上撤退。解放军各部队采取快速猛攻的动作,多路直插市区。第9兵团攻占上海市区,并争取负责指挥上海国民党军余部的淞沪警备副司令刘昌义率部放下武器。第10兵团相继攻占大场、吴淞、宝山、杨行等地。至27日,上海全部被攻占。
瓷器店里打老鼠
上海解放对于全国解放有着特殊的意义。上海是党的诞生地,也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据点,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同时也是帝国主义利益在华最集中的地方,亦因其还是远东第一国际大都会,外国侨民众多。上海的城市命运牵动着中国人民乃至世界的目光,如果解决不好,很有可能引起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使上海解放变得复杂化。
打上海,要文打,不要武打,打的不仅是一个军事仗,也是一个出色的政治仗,不仅要消灭敌人,还要保全城市,还要争取人心。这是毛泽东的指示。陈毅形象地说:上海之战好比瓷器店里打老鼠,既要捉住老鼠,又不能把那些珍贵的瓷器打碎。根据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三野制定了既要解放上海、又要保全城市的周密作战计划:战斗主要在城市郊外的宝山吴淞、月浦、杨行和浦东高行、高桥等地区进行,两翼迂回,重兵钳击吴淞口,把敌军吸引到郊区歼灭之,从而达到保全上海市区的目的。但吴淞周围是敌方防御的强点,因而采取这种战法,将是一场硬碰硬的攻坚战,一场激烈的反复争夺战。
5月12日,三野发起上海战役。13日,解放军第29军奉命向月浦发起进攻,经过两昼夜鏖战,于15日拂晓攻占月浦老街。国民党守军除部分从水路逃走外,剩余兵力收缩钻进了瓷器店里,企图借有利位置坚守。
攻打市区一概不用重武器
5月23日夜间三野发起全线总攻,分别从东、南、西三面攻打市区。为把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降到最低,三野下令:攻打市区只准使用轻武器作战,一律禁止使用火炮和炸药。
在攻打邮电大楼时,敌人在楼顶制高点上不停扫射,不少战士在国民党的枪炮声中一个个倒下。此时的27军肩负攻城重任,军长聂凤智牢记陈毅的嘱托:一定要军政全胜!一定要把人民的损失减低到最低限度!他心里明白,一旦这些建筑回到人民手中,就不再属于资产阶级,而是成为了人民的财产,这才是战上海的大义。
解放军战士坚决执行上级命令,在上海地下党组织和上海人民的支持下,使用步兵轻武器,以短兵相接的方式歼灭敌人,用实际行动奏出了一曲曲听党指挥、纪律严明、不怕牺牲的英雄赞歌。目睹了当年战斗的上海百姓回忆:解放军战士一批一批倒下又一批一批往前冲,苏州河水都被染成了红色。5月25日清晨,南京路上永安公司大楼的最高处绮云阁,一面鲜艳的红旗迎风飘扬。27日下午,杨树浦发电厂、自来水厂守敌缴械投降,上海市区宣告全部解放。在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剧烈战斗中,电厂照常供电,水厂照常供水,电话局照常工作,城市没有遭到大的毁坏,瓷器店完整地回到了人民手中。苏联战地摄影师拍摄的解放军攻打邮政大楼的片子里描写道:在此战役中,邮政大楼内没有丢失一件邮件,没有损失一件设备,没有遗失一份档案,可谓是一个战争的奇迹。
野战军到了城里不再野
在渡江战役之前,三野就制定了《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当中央收到陈毅关于入城守则的草案后,毛泽东很快就在来电上批复了8个大字——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对于不准开炮、不搞爆破、不使用重武器,部队坚决执行,而对于入城守则规定的不入民宅这一条,战士们有不同想法:过去打仗,哪次不是住老百姓家里,上门板捆稻草,挑水扫院子,哪点做得不好?难道上海不是咱中国地盘?战士生了病,进房要点开水喝也不行?不理解的声音不时发出,陈毅斩钉截铁地说:入城纪律是执行入城政策的前奏,是我们解放军给上海人民的见面礼。见面礼搞不好,是要被人赶出来的。野战军,到了城里不准再‘野’,纪律一定要严!对于不入民宅这条,陈毅要求各级干部下保证书,无条件坚决执行。即便有个别干部战士不够理解,部队也都模范地执行了入城守则。
上海市民推门出户看到的是,在自己家门口,成排的解放军战士全副武装露宿街头。上海老百姓们感到稀奇,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本色的军队,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攻入城市,打了胜仗,却坚持进城不扰民,占领了一个城市,下雨天居然不入民宅,就这么睡在潮湿的马路上。为了不影响市场供应和金融秩序,三野规定解放军入城后一律不允许在市区买东西,甚至部队吃的饭菜,也是在几十公里以外的郊区做好,再送到市区。上海工商界知名人士刘靖基回忆当年的情景时激动地说:几十年来从北洋军阀到国民党,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好的军队,真是出乎意料。霎时间,香港和国外媒体上,醒目地出现了解放军露宿十里洋场街头的照片,人民解放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形象名扬世界。正如美国《生活》杂志所说:国民党的时代已经结束。